古建筑、园林景区等场所的防雷保护一直面临两难:既要抵御雷电侵袭,又不能破坏建筑原貌和景观协调性。传统固定式避雷针突兀的造型,往往与古建筑的古朴风格格格不入,而升降杆避雷针的隐蔽式设计,为这类场景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。
升降杆避雷针之所以能适配古建筑场景,关键在于其 “可隐藏” 的特性。它可以被巧妙安装在假山、屋顶夹层等隐蔽位置,平时完全不外露,雷暴天气来临时自动升起,完成防雷任务后又能收回隐藏,游客察觉率不足 5%。为了进一步融入环境,部分产品还会将接闪器仿制成 “竹节”“宝顶” 等建筑构件,杆体表面做仿古铜氧化处理,实现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。
故宫博物院、苏州拙政园等知名景点都已采用这类防雷方案。以拙政园为例,其安装的 8 米升降式避雷针,保护半径覆盖 20 米内的古建筑群,既避免了雷击风险,又完好保留了园林的整体风貌。除了古建筑,城市广场、主题公园等对景观有要求的场所,也能受益于这种设计。上海迪士尼乐园就采用了彩色电动升降避雷针,不仅不影响园区美观,夜间还能兼作景观照明,实现一物多用。在满足 GB 50057-2021 防雷设计规范的同时,升降杆避雷针让保护与颜值不再冲突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